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世外桃源是没有的,真正的隐居生活也是没有的,我便把茅舍建造在人来人往的路口,低矮的木篱笆墙为了隔开了世间的喧闹,清早起床,面对着巍巍苍翠的南山,采几片亲自种下的菊花瓣,就着露珠,泡一壶淡淡的菊花茶,一卷残书,伴我整个清晨,直到太阳三竿,菊花低头…… ——这就是陶渊明和他的田园生活。 余秋雨在《中国文脉》中写道,自秦汉至魏晋,时代最高峰有三座:司马迁、曹操和陶渊明。我说,如果将时间轴拉长到整个中国历史,将范围缩小到田园生活,那么陶渊明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最高耸的一座山,挺拔,璀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就是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 中国世代的文人多喜爱陶渊明的诗。失意者读他,可以获得心理的慰藉;得意者读他,也可以附庸风雅,假借高风亮节;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读他,那是一份悠然的淡淡的画卷,嘈杂的生活中给予我们一份心灵的平静。 陶渊明诗中所蕴含的美和淡,源自他孤傲了一生的内心。鄙弃功名,追求无为,固守孤独,至死不渝。眼中青山常在,心中泉水常流,青山是人格的高度,泉水是心灵的纯度。青山、甘泉,成就不朽,跨越2000多年的岁月款款而来,最近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只要你读他。 陶渊明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0-20岁的居家阶段,21-40岁的仕途阶段,40岁以后的田园归隐阶段。 我们将从这三个阶段去读他。 0-20岁,是悲惨的公元365年,陶渊明出生在江西浔阳(今九江市),父亲是一名洒脱的文人,好诗书,不通世故人情。父亲的为人处世原则,对后面的陶渊明是有影响的。 陶家总共五口人,父母双亲,庶母和庶母生的一个妹妹。一家人守着祖上留下的田产过日子,不富足也不贫穷。8岁之前的陶渊明是幸福的,衣食无忧,陪伴他的是诗词歌赋。受父亲的教育,他从四岁就开始朗读诗书,学习孔孟、老庄思想。8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家境开始衰落。12岁那年,庶母也去世了,一家五口只剩下孤儿寡母三人,相依为命。 陶渊明后来回忆文章《祭程氏妹文》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爰从靡识,抚髫相成。又在《有会而作》中描述: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 这两首诗,我们读到陶渊明年幼丧父丧母,对同父异母妹妹甚为关爱。但他们的生活却非常的贫穷,父亲去世后,遗产没有能够维持多久,他们不得不亲自种田。旧粮已吃空,新粮还未收,又赶上灾年,饥饿成为常态,日子流逝的很慢很慢…… 12岁的陶渊明,开始耕种,劳作之余,读读诗书。这是他的第一阶段田园生活,贫穷的,压抑的、背负家庭重担的。 就这样,8年过去了。 20-40岁,仕途不顺公元385年,陶渊明20岁,成年了。举行完弱冠之礼后,他开始独自外出谋生活。为了家庭的生计,也为了自己的前程。 陶渊明的仕途生涯大致分为四段: 第一段仕途,离家后的第一份工作为一个级别很低的小吏。大致这份工作很一般,史料上没有详细的记载,就连陶渊明自己也对此闭口不谈。陶渊明在《饮酒》其十,中说: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恐怕就是这一阶段的写照。一句话,就是为生计奔波。这份工作陶渊明做了9年。 第二段仕途,为江州祭酒,陶渊明29岁。祭酒为江州刺史的幕僚,等同于刺史的副手或者秘书。但不到3个月,陶就辞官回家了,用他自己的话说辞职原因是“不堪驱使”。看来这份工作还挺“繁忙”,应酬也挺多,陶渊明适应不了。 辞官回家后不久,江州刺史又召他出任江州主簿。看了这位刺史挺器重陶渊明的,给他升官想让他回去。但陶渊明坚决谢绝了,与刺史大人不对付,在家过起来田园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刺史叫王凝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 陶渊明的第二段田园生活,持续了4年。 第三段仕途,从398年到405年3月,陶渊明先后做过桓玄幕府的幕僚,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等。401年陶渊明的生母去世,他回家丁忧三年。实际上第三阶段的仕途,大约有4年。 陶渊明第三次出仕,是带着一种矛盾的心理,他缺钱,需要出去赚钱养家;他才30多岁,名利心还没有彻底的泯灭;但他又习惯了田园,无时无刻的思念着田园。 陶渊明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说“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一方面做着身不由己的参军,一方面羡慕班固的隐居生活。这一阶段陶渊明已经开始厌倦自己出仕为官的生活了。 第四段仕途,405年8月,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这是陶渊明最后一次离开田园生活。同年11月,他在世间的唯一亲人同父异母的妹妹去世了。陶渊明悲痛欲绝,写了《归去来兮辞》,借着奔丧的名义辞官回家。从此再也没有出山。
陶渊明已经彻底的厌倦了仕途生活,他告诉自己他并不快乐,而不快乐的根源在于他的心灵为形体驱使。回去吧,春天种下的田地都荒芜了;回去吧,长满杂草的小院等待着主人回家。 中间这20年,对陶渊明来说是孤独的,孤傲的。他适应不了繁杂的公务,也适应不了官场的规则,更适应不了自己内心越来越烈的抗拒。 他必须回归田园,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他离家太久了,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41-63岁,一座精神的丰碑如果陶渊明继续在仕途中游离下去,他的名字注定不会出现在世人的眼中。但,陶渊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回归了田园。 陶渊明为我们留下了120多首诗词,绝大部分都是在他生命的最后22年写的。包括《归园田居》5首,《杂诗》11首,《饮酒》诗20首等。包括我们所喜爱的《桃花源记》,也是在这一期写的。 陶渊明是孤独的,陪伴他的只有十间茅舍,三亩水田。还有环绕园子的菊花;陶渊明的精神又是富足的,守住自己的庭院,就守护好了自己的内心。 陶渊明的诗,田园诗背景,酒是旋律,一壶菊花茶增添清香,书卷作陪,哪还有耕种之苦?只剩下伟大的精神享受。莫不是这种静谧的生活,莫不是精神上的超脱,哪有我们后世见到的这些伟大的诗篇。 李白说: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陶渊明回到田园,就彻底的与世隔绝了。隔绝的不是与人的交往,而是他那颗孤傲的心。有客来访,菊花茶招待;有吏来唤,柴门紧闭,没有了一丝对尘世名利的向往了。 结束陶渊明的一生,都没有摆脱孤独,他一直在苦苦追求着内心的平静。为了这份追求,他不断的回归田园,为了生活,他又不得不多次走入尘世。 终于在40岁那年,他决心与尘世绝缘,回答家乡,选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建造了自己的归隐之所。隐居之所是几间茅舍,建在人流穿行的路口,但这又何妨?只要内心已经归隐,身体也就隐去了。 只留给后人一堆书卷,让我们读出了陶渊明田园生活中的美和淡,淡和美。这份平淡的美中,不掺杂任何的尘世之杂。 陶渊明放弃的是自己一生的名利,但他留下的却是永不泯灭的精神丰碑。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鲁ICP备2021038129号-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