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人物百科

京剧大师书画名家——梅兰芳的生平简介和故事

631人浏览   2024-01-30 18:37:30

梅兰芳沐手恭绘——《观音大士》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是我国现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创“梅派”京剧表演艺术,享誉海内外。梅兰芳同时还是一位画坛名家。他创作的花鸟画和人物画具有清丽雅致、潇洒自然的美学品格与形式特征,为世人所赞赏。

梅兰芳像

一、梨园子弟,命运坎坷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10月22日,梅兰芳出生在北京前门外李铁拐斜街一座京剧世家的旧居。京剧是乾隆年间徽剧的四大著名徽班进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是清同治光绪年间享誉京城的名伶十三绝之一。他专攻旦角中的花旦,也兼工青衣和刀马旦。

北京旧城一角

梅巧玲开班创办的四喜班当时在北京享有盛誉,京剧谭派艺术的创立者——谭鑫培曾在此搭班,两人自此交往密切。1885年,梅巧玲去世。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梅雨田,号称六场通透,也就是京剧场上的乐器无论是文三场还是武三场都会都熟,拿起来就能奏,后来长年为谭鑫培伴奏。二儿子就是梅兰芳的父亲梅竹芬,他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撑起了四喜班在京城的一片天地。1891年,梅竹芬因操劳过度,得了大头瘟而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三岁。去世时梅兰芳仅3岁,那时梅巧玲已去世9年了。

少年梅兰芳

梅兰芳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由祖母、母亲和伯父抚养长大的。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8岁的梅兰芳正式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学的第一出戏是《战蒲关》。他也常跟着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那年头,学戏的人被人看不起。所谓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学戏的人被看成如婊子一般,供人欣赏清玩,为人歌舞娱乐,自然地位低下。但仍有不少从业者或是真心喜爱,所以无视他人之鄙视;或是梨园子弟,世代相传,从小受环境熏陶也就习以为常了。

梅兰芳——《贵妃醉酒》剧照

光绪三十年(1904年)8月17日, 10岁的梅兰芳于北京“广和楼”戏馆第一次登台,工花旦,在《长生殿·鹊桥密誓》里演织女,自此开始了自己的戏曲生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梅兰芳家从百顺胡同移居卢草园,他正式搭班“喜连成”。正是在喜连成搭班的时候,吉林商人牛子厚通过喜连成开设了京剧少年班,梅兰芳被收入少年班,成为班主叶春善徒弟。在师父的精心指导下,梅兰芳表演艺术日益精进。牛子厚听他唱戏后赞不绝口,并将他的艺名改为梅兰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8月14日,梅兰芳母亲杨长玉病逝,此时他年仅14岁。随后,全家移居鞭子巷头条。

老北京四合院

二、夫唱妇随,声誉日隆

清宣统二年(1910年),梅兰芳与王明华结婚。王明华出生于一位戏子家庭,父亲王顺福是唱青衣的伶角,小有名气。虚岁19岁的王明华迎来了第一份提亲。男方是个初露头角的小旦,长得眉清目秀、俊美方正。王顺福一眼看出了这个毛头小子的前途不可限量,定会大有作为,便把女儿许配给了梅兰芳。梅兰芳小王明华2岁,正值青春倒仓变嗓期,没法登台亮相,只能在家默声地练功。为训练眼神,他在家养了一群鸽子,站在阳台看见鸽子飞往远方,寄托着他的宏图和理想。而这样落寞凄凉的家庭,随着王明华的到来,变得温暖了起来。

梅兰芳——《仕女》

王明华是一个有“旺夫运”的女人。她操持家务,料理内外,服侍祖母及大伯、伯母,让梅兰芳安心学戏,把平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梅兰芳顺利地度过了变声期后,第一次出演就与谭鑫培同台演出《桑园寄子》,一鸣惊人。在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的评选活动中,他一举拿下了京城第三名探花。第二年,梅兰芳第一次离开北京前往上海演出。他在上海的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取得极大成功,一炮而红,并第一次出演了大轴戏。

梅兰芳早期剧照

回京后,梅兰芳设想改良京剧,将在上海所见所闻的昆曲中新式灯光、舞台、化妆、服装设计加到京剧当中。而王明华一直支持他、陪伴他,帮他将设计一一实现,还经常自己拿针线为梅兰芳缝戏衣。婚后的第二年第三年,王明华相继给他生下了一儿一女,龙凤呈祥给梅兰芳带来了天伦之乐。王明华一心一意地陪伴在梅兰芳的身旁,夫唱妇随,为他打点事务,安排行程,俨然像一位“经纪人”。由于当时避孕技术并不发达,王明华担心自己若再有孕将无法照顾梅兰芳,她毅然去做了绝育手术。

梅兰芳——《富贵神仙图》

在王明华的妥善安排下,梅兰芳前往日本,成功地举办多场演出,成为首位在日本表演的京剧艺术家。他的演艺事业蒸蒸日上,家庭也幸福美满,仿佛即将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疾病肆虐而来,一对儿女均感染了麻疹。梅兰芳寻遍了北京城名医,也挽救不了他们的性命。儿女的早夭,使梅兰芳心灰意冷、悲痛欲绝。而梅兰芳大伯的几个孩子都是闺女,梅兰芳在家族里是兼祧两房的独生子,身上承受着延续梅氏香火的重担。儿子的夭折,给梅氏家族蒙上一层阴影。

梅兰芳——《罗汉图》

王明华深明大义,主动提议年轻的梅兰芳再续一房二太太,为家族添子。梅兰芳无奈同意并让妻子给自己挑一位二房。最后定下的是一位叫福芝芳的姑娘。福芝芳身份尊贵,是满族旗人,但因家道没落,不得不卖艺为生,与梅兰芳同师于吴菱仙门下,为师兄妹。王明华看出梅兰芳对年轻貌美的福芝芳有意,就主动撮合。福芝芳母亲答应这门亲事的唯一要求是,梅兰芳要按兼祧两房的规矩迎娶福芝芳,与正房王明华平起平坐。

梅兰芳——《斑鸠图》

民国十年(1921年)年末,梅兰芳与福芝芳结婚。福芝芳不负众望,很快就给梅家带来了第一个孩子。她训示奶妈把孩子抱到王明华的屋子,并传话:“这就是你的儿子”。王明华感动得泪流满面,两人也逐渐成为了无话不谈的闺蜜,一个懂得大气,另一个懂得感恩。和睦的家庭氛围,助推梅兰芳的演艺事业。从此,梅兰芳在京剧舞台上一帆风顺,成为了举国上下红得发紫的明星。

梅兰芳——《牡丹金鱼图》

随着事业的昌盛,收入亦随之增长。梅兰芳的演出场场爆满,出场费巅峰时期高达十根金条,甚至经常有人向台上扔黄金首饰等打赏。当时梅兰芳被人戏称为“梅半城”,意思是他的财富可以买下半个北京城。为了报答老祖母的抚育之恩,梅兰芳购置了一处由七所院落打通的大宅第,院中花园里有假山、荷花池、长廊,还种植了多种奇花异草及名贵树木。一切安排停当后,他把老祖母及伯父伯母全家接入居住,让她老人家享受天伦之乐,颐养天年。

京城王府

三、拜师齐门,画坛留名

梅兰芳祖父和父亲都会绘画,家中传有书画藏品及绘画书籍、图册和画稿。梅兰芳从小受家风熏陶喜爱书画。在第一次赴上海演出时,他就与海派绘画大师吴昌硕结为忘年交。当时吴昌硕赠予梅兰芳一幅梅花作品,从此引发了他对绘画的更大兴趣。当演艺事业取得成功后,梅兰芳的交游渐广,朋友中不乏书画收藏家。他在观赏书画藏品中,更加喜爱书画艺术,并细心体会绘画中和谐多样的色彩、完美的构图布局,认为绘画的这些形式美特征与戏曲艺术是息息相通的。

梅兰芳——《春风得意图》

他开始自觉地从中国书画中吸取一些对戏剧有用的养料。随着对书画艺术兴趣的日益浓烈,梅兰芳空余的时间就开始学习书画。经罗瘿公介绍,他先拜王梦白为师。王梦白在民国时期与齐白石、陈师曾、吴昌硕等是同一个等级的名家,擅长花鸟猿禽,山水人物亦精;还以书法见长,能诗作对,题画常有佳句。后又结识了京城名家陈师曾、金拱北、姚茫父、陈半丁、齐白石等,同时并与收藏家朱翼庵订交。梅兰芳认识齐白石大约在1920年秋天。那时,梅兰芳在北京的声誉远比齐白石大得多。

梅兰芳吴湖帆叶恭绰合作——《三友图》

曾经有一次齐白石到一个大官家应酬,满座都是阔人,他们瞧齐白石穿着平常,又无熟友周旋,谁都不理睬,让他窘了半天,自悔不该贸然而来,讨此没趣。想不到梅兰芳来了,他很恭敬地与齐寒喧一阵,座客大为惊讶,オ有人与齐敷衍,给他面子,总算圆了回来。事后,齐白石很是感动,特意画了一幅《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并在画中题了四句诗:“飘泊当年江湖行,布衣也曾动公卿,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梅兰芳——《天女散花》

不久,经齐白石好友齐如山引荐,梅兰芳在新购置的“缀玉轩”接待了。梅兰芳为齐白石铺纸研墨请他画草虫。他被齐白石的高超的画艺所折服,即兴唱了一段《贵妃醉酒》。1924年,梅兰芳正式拜师齐门学画。这时的梅兰芳在京剧界如日中天,齐白石说:“你这样有名,叫我一声师傅就是抬举老夫了,就別提什么拜师不拜师的啦”!但梅兰芳坚持行了拜师礼。之后,只要是没有排练和演出,梅兰芳就会按时到齐白石那里学画。一进门就先鞠躬问好,谦谦执弟子之礼。

齐白石与梅兰芳合影

梅兰芳的“缀玉轩”是民国文化名流经常雅集的场所,齐白石也多次到访。园中栽植的花木令齐白石大开眼界,尤其是梅兰芳从日本引进的牵牛花盛开时更是满园春色。有的花朵竟有碗口大小,这令齐白石惊叹不已,萌发了画牵牛花的兴趣。每逢花期,齐白石常去“缀玉轩”赏花,牵牛花成为了齐白石花鸟画中具有代表性题材,并留下“百本牵牛花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的诗句。后来他还精心画了一幅牵牛花赠予梅兰芳,题曰:“畹华仁弟尝种牵牛花数百本,余画此赠之,其趣味较所种者何如!”

齐白石——《牵牛花》

在齐白石等画坛大师的指导下,梅兰芳书画造诣达到相当水平。其花鸟画成就最大,具有清新雅致、自然生动的审美特点,是中国现代写意花鸟画的重要成果之一。梅兰芳所画花卉,枝叶朴茂,红花绿叶,一派生机。特别是能在花卉草木中恰到好处地安放鸟虫,使画面生动自然、情趣横生。他特别注重画面的构图布局、经营位置、虚实关系以及笔墨造型,常常出奇制胜。梅兰芳画梅是他绘画题材的一大特征,他对梅花情有独钟,家中专设“梅花诗屋”。

梅兰芳——《红梅图》

他的梅花题材可分三大类,一是红梅,二是墨梅,三是扇面梅。梅兰芳所画红梅枝干遒劲,梅花妖艳绽放。所画墨梅,自由奔放,以墨点积成树干,将书法用笔运用于画中,形成浓淡干湿的强烈对比。所画扇面梅花,根据空间特点布局,宁静淑雅,舒展从容,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品位。梅兰芳的人物画发扬传统国画以线造型的特点,人物神态逼真传神,衣物飘带随风起舞,线条起伏变化而富有律动感,具有顾恺之用线细劲爽利的风格。

梅兰芳——《墨梅》

梅兰芳研习中国绘画及绘画史,对他理解京剧艺术特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的绘画作品继承中国文人画适情达意、写心言志的传统美学精神,建立起了绘画与表演艺术沟通的桥梁。梅兰芳的绘画作品是现代戏剧家在绘画创作中的代表性成果,并对研究戏剧表演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相互融贯与借鉴提供了生动的资料。

梅兰芳——《扇面》

四、乾旦坤生,情断义绝

梅兰芳娶了福芝芳后,王明华高兴地看到福芝芳接连为梅家生下了渴望的子女。但她心中对自己做了绝育手术懊悔不已,情绪愈来愈消沉。起初只是不思茶饭,后来胃痛得在床上打滚。不久又染上肺结核病,久治不愈。她担心自己的病传染给一家大小,更担心传染给梅兰芳,影响了他的演艺事业,便决意带了一位护士到天津独居。这一步退却,是一位女人一生最大的割爱。她把梅兰芳拱手让与给了新欢,而自己则躲在蜗牛壳中慢慢萎缩。当病榻上的王明华从报纸花边新闻中知道梅兰芳与被称作“坤伶须生”的佳人孟小冬的绯闻轶事,真不知是何感想啊?

少女孟小冬

孟小冬于1907年出生于梨园世家,十四岁就先后与张少泉、粉菊花、露兰春、姚玉兰等名角在上海乾坤大剧场和共舞台同台演出,俨然大角风范,令人感叹不已。当时的评论界赞她"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被称为“冬皇”。1925年,18岁的孟小冬离开上海初闯京城。她青春妙龄,楚楚动人,举止优雅,气质高贵,成为北平的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

梅兰芳——《美人春睡图》

此时梅兰芳访日载誉返京。他与孟小冬一个是伶界旦角花魁,一个是坤伶须生翘楚,一个如日中天,一个光艳烁人,可谓旗鼓相当。两人相互钦羡,惺惺相惜。他们在堂会中同台演出《四郎探母》《游龙戏凤》等剧目,又一度在开明大戏院联袂演出《二进宫》,台上梅兰芳男扮女装,孟小冬女扮男装,乾旦坤生,颠倒阴阳。两人合作默契、浑然天成,真乃是一对天作之合。

少妇孟小冬

不久,他们互生情愫,彼此越走越近,难舍难分。可当论及嫁娶时,孟小冬不愿为妾,她要属于自己的名分,这让已有两房妻室的梅兰芳犯难了。于是铁杆粉丝冯耿光想出妙招——“名定兼祧”,“两房同大”。梅兰芳是两房独子,为延续香火可以娶两房正房。当时一房太太王明华身体羸弱,待她离世后便将正妻的位子让给孟小冬。这个理由让深陷爱情中的孟小冬心动。不久,他们就在梅兰芳的“缀玉轩”中姘居了。

梅兰芳与孟小冬合影

1926年的一天,一位孟小冬的粉丝听说孟小冬被梅兰芳包养,一怒之下上门闹事,竟开枪打死梅兰芳的一位朋友,而这位粉丝的脑袋也被割下来示众三天。此事一出,举国轰动,一时炒得沸沸扬扬。福芝芳轻描淡写的一句 “大爷的命要紧”的话,不露痕迹地让梅兰芳开始疏远孟小冬。二人的关系开始降温,逐渐陷入低谷。但是,逼于巨大的舆论压力,1927年,梅兰芳还是与孟小冬低调成婚了。

梅兰芳——《比翼双飞》

婚后,梅兰芳不顾两人相遇相知便是在戏台之上的事实,反对孟小冬继续登台表演。孟小冬纵然不愿,也选择了听从梅兰芳的话。因为此时的她,坚定地认为自己已经是堂堂正正的梅夫人了。1929年初,王明华在天津因病去世。此后,梅兰芳却绝口不提接孟小冬入梅府之事。原来,福芝芳自从知晓了孟小冬的存在便十分抵触,她深切地知道这个风华正茂的女子会严重影响自己牢不可破的地位,故而严防死守不准孟小冬入门,并且对孟百般刁难。对此,孟小冬是不甘的,同时却又无可奈何。

孟小冬题——《文姬归汉》

1930年,与梅兰芳情同母子的伯母去世了。“名定兼祧”的儿媳妇孟小冬特意剪了短发,头插白花,赶往梅府奔丧。谁知刚跨入大门,即被福芝芳安排的三四个下人拦住了。孟小冬硬要闯入,坐在大厅里的梅兰芳面露难色。他望着再有身孕的福芝芳说:“不看僧面看佛面,小冬已经来了,我看就让她磕个头算了”。

美人凝眸——不怒自威

谁知福芝芳“刷”地站了起来,厉声说:“这个门,她就是不能进!否则,我拿两个孩子,还有肚子里的孩子,和她拼了”。梅兰芳一脸无奈,冷冷地对孟小冬说 “你回去吧”便转身离去。众目睽睽下,梅兰芳的态度让孟小冬心灰意冷,颜面尽失。她含泪离开了这个不属于她的家,终于明白这“名定兼祧”只不过是梅兰芳给的黄粱美梦,所谓的“两房同大”,只不过是自己的痴心妄想。这份不被尊重的爱情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孟小冬书法

1933年9月,孟小冬在天津《大公报》第一版上,连登三天启示:“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或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孟小冬转身离去不带一丝留恋,并发誓“再也不见梅兰芳了”,最终她嫁给上海滩的大亨,成为杜月笙的五姨太。

孟小冬与杜月笙合影

1934年3月,梅兰芳与福芝芳的儿子、梅派艺术的传人梅葆玖出生于上海。梅葆玖在家中兄妹9人中排行老小,有5个在幼年相继夭折,留下三男一女。梅葆玖从小学艺、演技精湛,基础扎实,主攻青衣。他嗓音甜美圆润,唱念字真韵美,表演端庄大方,扮相、演唱都近似其父。在青衣、花衫、刀马旦、昆曲等诸行当技艺方面,均有较高造诣,并培养了一大批弟子,为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梅派艺术的传人——梅葆玖与弟子

五、抗日救亡,蓄须明志

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目睹侵华日军的所作所为,以自己的方式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迁居上海。在此期间,他与叶恭绰等一道编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剧目,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937年上海沦陷后,日军得知声名远扬的梅兰芳就在上海时,想请他为公共电台讲话,表示愿为“皇道乐土”而“效忠”。为躲避日军的纠缠,梅兰芳携家率团,连夜乘坐渡船赶往港岛。虽身居一隅,但梅兰芳对战火中的祖国念念不忘,他在香港出演了《梁红玉》等剧,激发抗日军民斗志。

梅兰芳——《松柏本性》

1941年12月25日圣诞节,港岛在一片火光中落入了日军之手。沦陷当日,梅兰芳便留起了胡须。一个月后,侵港日军司令酒井前来拜访梅兰芳,发现梅先生居然满脸挂满了浓黑的胡子,惊诧地问:“梅先生,您怎么留起了胡子?像您这样的大艺术家,怎能就此退出艺术的舞台?”梅兰芳道:“我就是个唱旦角的,如今岁数大了,扮相也不好看,加上嗓子也不行了,已经没办法与年轻人同台共舞。这几年我就在赋闲习画,颐养天年啦!”酒井一听此话,火冒三丈,气呼呼地走了。

梅兰芳——《燕子归来》

1942年夏,梅兰芳回到阔别3年多的上海,闭门谢客。由于战争期间日伪货币管制,他存在银行的积蓄被冻结,无法取出,梅家的生活难以保障。梅兰芳便让夫人前往北平,将旧居的家具、古玩、书籍、字画等一通变卖。在最艰难的时刻,他甚至靠卖画维持生计。梅兰芳的窘境,让日伪窃喜。他们一再利诱威逼梅兰芳重上舞台,为日军慰问演出,给侵略战争摇旗助威。

梅兰芳——《八哥》

但是梅先生始终不为所动。在多次派人“诚恳”邀请梅先生复出屡遭拒绝后,日本人终于露出了狰狞的嘴脸,甚至拿出刑具来恐吓。为了免受日军袭扰,梅兰芳接受了一位友人的建议:打伤寒预防针!这样便可高烧不退,卧床不起。梅兰芳让大夫给他一连打了三针,高烧至42度,甚至神志不清。看到梅兰芳重病缠身,日本人别无他法。抗战胜利前夕,梅兰芳作了一幅《春消息》的画,寄寓着他对抗战必胜的信心。

梅兰芳——《春消息》

一九四五年春天,梅兰芳在上海成都路一所洋房里举办了画展。这次画展展出了一百七十多件展品,取得了极大成功,参展作品售出十之七八,极大缓解了梅家的经济危机。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梅兰芳喜形于色,剃掉胡须,重返舞台。10月,于上海美琪大戏院与俞振飞合作演出《断桥》《游园惊梦》等剧目,让国人再一次领略了一代“怜王”的风采。1949年,梅兰芳荣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梅兰芳书法——《金井梧桐》

六、报效国家,享受殊荣

1949年7月,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这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历史的结束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历史的开始。梅兰芳出席中华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9月30日,他当选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950年梅兰芳被任命为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4月,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7月,梅兰芳全家从上海迁回北京,定居护国寺街9号。

梅兰芳——《牵牛花》

抗美援朝时期,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国内名人踊跃有钱捐钱、有物捐物,梅兰芳给国家捐赠了一架价值不菲的战机。1952年12月,他出席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4年9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1955年1月,任中国京剧院院长,4月,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为梅兰芳周信芳举办了舞台生活50年纪念活动, 12月制作完成《梅兰芳舞台艺术》戏曲片。

梅兰芳戏剧艺术纪念邮票

1956年5月26日至7月16日,应日本朝日新闻社等团体邀请,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心下,文化部组建阵容强大的访日京剧代表团,梅兰芳任团长,先后在东京、九州、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地演出。1957年4月15日,北京市人民委员会任命梅兰芳为梅剧团团长。6月7日,国际舞蹈协会主席海尔格到北京授予梅兰芳荣誉奖章。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1月21日,《游园惊梦》彩色电影片拍摄完成。 1961年5月31日,他在中国科学院为科学家们演出《穆桂英挂帅》,这是梅兰芳在舞台生涯中的最后一次演出。8月8日凌晨5时,梅兰芳患心肌梗塞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梅兰芳——《清供图》

人民政府给予梅兰芳崇高的国葬礼遇,天安门和新华门均降半旗致哀,并决定将他安葬在八宝山烈士公墓。福芝芳要求把他安葬在万花山自家私人茔地,与王氏夫人合葬。周恩来总理尊重家属意愿,在香山万花山修建墓穴,把保护完好的装殓王明华的金丝楠木棺材挖出,与梅兰芳的阴沉木棺材(这是国库内保存的一口价值昂贵的棺木)一并下葬,旁边备下一个空穴,留给福芝芳百年之后使用。1962年8月8日,在梅兰芳逝世一周年之际,邮电部发行梅兰芳纪念邮票8枚,小型张1枚。 1983年,国家批准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的梅兰芳故居,辟为梅兰芳纪念馆。1986年10月27日举行开馆仪式,正式对外开放。

北京护国寺街9号——梅兰芳纪念馆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鲁ICP备2021038129号-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