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是对《桃夭》的最好诠释。 桃夭
音韵第一章:华、家,麻韵; 第二章:实、室,质韵; 第三章:蓁、人,真韵。 参考书目:《汉典》上古音。 释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兴也。用桃之夭夭比兴女子已达及笄之年(15岁),可以嫁人了。“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这儿比喻后妃待字闺中。
![]() 桃树 文王之化,自家而国,男女以正,婚姻以时。故诗人因所见,以起兴而叹其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兴也。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赏析这是一首少女待字闺中的诗歌。全诗分三章,每章四句。 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桃之夭夭,其叶蓁蓁”,“灼灼其华”,“有蕡其实”,乃穷物理。夭夭者,桃之稚者也。桃至拱把以上,则液流稚结,花不荣,叶不盛,实不蕃。小树弱枝,婀娜妍茂为有加耳。意思是说,夭夭是指桃树稚小的时候,桃树长到树干达到两手合围那么粗时,则“花不荣,叶不盛,实不蕃。”只有树还细小的时候,才“其叶蓁蓁”,“灼灼其华”“有蕡其实”。所以,现在好多的解释“夭夭”是错误的,即,得物态,未得物理。所以桃之夭夭是比喻待字闺中的少女,正是适宜出嫁的年龄。以时出嫁,幸福美满,否则“花开看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崔实《四民月令》曰:三月桃花盛。说明时间是在阳春三月。 阳春三月,十里桃花。养在闺中人未识的窈窕淑女,已到及笄之年。正好嫁给那有家有室的君子。 灼灼其华,一则形容少女艳如桃花,二则比喻婚姻的美满,家庭的兴旺。 有蕡其实,则是开花结果,寓意有情人终成眷属,象征婚后子孙蕃盛。 其叶蓁蓁,则是象征婚后一家和睦。 全诗赞美了女子婚嫁以时,门当户对,夫妻和顺,幸福美满。 诗歌第一第二两段,室家和家室,意思相同,只是为了押韵需要,而颠倒词序,使声韵和谐,适合演唱。《诗三百》原来是那时的歌曲,只是乐谱失传,只剩歌词了。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琼ICP备2024040248号-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