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汉人,还是鲜卑人,自民国起便已争论不休,到网络兴起,更是鏖战不止。掀起这些争论的人,背后有着险恶的用心,我们一定要警惕。 说李唐不是汉人的人大约有两个“证据”,一个是血统论,一个是李氏的起源。我们先说血统论,一些人得出李世民有二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三的鲜卑血统。 唐朝李氏发迹于李渊祖父李虎(历史上太远的就不说了),李虎是汉人,妻子安定梁氏亦是汉人。儿子李昞(李渊父亲)娶妻独孤氏,独孤氏一半鲜卑一半汉人,而独孤部却是投降鲜卑的匈奴。 李渊最多也就四分之一的胡人血统,妻子窦氏,父亲窦毅是汉人,母亲是鲜卑襄阳公主,这么算貌似李世民有八分之三的鲜卑血统,这不是跟二分之一差不多吗? 这是忽略了襄阳公主父亲宇文泰和母亲的血统,襄阳长公主的母亲已经不可考,但宇文泰可不是纯鲜卑。另外祖上的宇文部也是有汉人血统的(包括上面提到的匈奴血统)。 我们形容东西魏,常用汉化的西魏鲜卑宇文泰,鲜卑化的东魏汉人高欢。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大多是支持其汉化政策的鲜卑人,其中很多同汉人联姻,宇文氏也不例外。 拿血统来说,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生母是汉人李氏,有二分之一汉人血统,他同汉人李氏生孝文帝拓跋宏,这么算,拓跋宏有四分之三汉人血统。 孝文帝又跟汉人高氏生宣武帝元恪,则元恪有八分之七的汉人血统,宣武帝又与汉人胡氏生下孝明帝元诩,元诩有十六分之十五的汉人血统。按血统论的,鲜卑不是汉人政权么? 常说西方人惯用双标,我们来看看四标:北魏,父系鲜卑,鲜卑政权;北齐,从文化上看,鲜卑政权;北周,从血统上看是鲜卑政权;李唐,母系鲜卑,鲜卑政权。 有人说:李虎姓大野氏,本就是鲜卑人。殊不知,这一点恰恰证明李渊非鲜卑人。要明白这一点,我们看看李虎为何会姓大野氏。 北魏历来鲜卑当兵打仗,汉人种田养兵。宇文泰占据关中后,脱离鲜卑的基本盘,根本没那么多的鲜卑将军士兵,怎么办?他将汉人补充进军队。为了这些汉人认同鲜卑政权,纷纷赐给他们鲜卑姓名。 有人会说:这些人不过是孝文帝改革的时候,改了汉姓,现在不过是恢复原姓。若真如此,宇文泰又何必赐姓,令他们改回鲜卑姓不就行了? 西魏、北周的大将、士兵皆有鲜卑姓氏,地位低的随主将姓氏,地位高的被赐姓。李虎是八柱国之一,被赐姓大野氏。杨坚的父亲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杨坚建隋后,恢复汉姓,看到了?这里是恢复,而不是赐予。 唐朝君臣皆不认为大唐是所谓的胡人势力。魏征说:夷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 李靖灭东突厥,李世民夸赞他: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李世民、魏征全是胡人、北狄这样的说法。 薛延陀曾向李世民求亲,李世民十分生气,怒斥薛延陀使者:“昔汉初匈奴强,中国弱,故饰子女捐金絮以饵之,的事之宜。今中国强,戎狄弱,以我徙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 话说陈寅洛先生考证李氏是鲜卑人的啊,这可是历史大家啊,你比人家还厉害?我只能说,这些人完全拿着半截话来说。我先说说陈寅洛先生的几个观点。 陈寅洛认为,李唐并非陇西李氏,很可能是赵郡李氏后裔冒认。陇西李氏是李信(秦)、李广(西汉)、李暠(十六国西凉)这一支,妥妥的门阀大族,比赵郡李氏高多了。 陈寅洛的另一个观点便是上面提到了,宇文泰命李氏改汉姓为大野氏,而非是李氏为大野氏汉化后的姓。鲜卑的大野氏汉化后改为谢姓。 至于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本是一个祖宗,不过后来分家,一个发达,一个相较没落。陈寅洛认为李虎冒认高门,却不是冒认祖宗。他还有一个观点:北朝胡汉之分,在文化而不在种族。 这话也不是陈寅洛“发明”的,孔子也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你进我家门,认可我的东西,你就是自己人。 秦汉之际,早已打破象征血统统治的世禄世卿制。2000多年前的陈胜,更是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偏偏到了现代,却有很多人拿着血统说事,甚至恶意污蔑。 我们民族的根本是汉文化,而汉文化根植于我们的历史中,没了历史,我们什么也不是,只是一群没爹没妈的迷惘孩子。一个国家没了历史,离灭亡也不远了。 唐朝是我国历史重要组成,汉唐汉唐,这二字甚至可以代表我们的身份。抹杀我们的汉唐,便是抹杀我们的骄傲,被西方同化。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鲁ICP备2021038129号-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