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人物百科

一分钟带你了解孔子的一生经历简介

890人浏览   2024-01-30 19:24:33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分裂的时期,动荡纷乱的年代总给人以民不聊生的感觉,但社会转型时期的动荡纷乱往往带来思想和文艺的繁荣。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文化盛况,尤其是诞生了儒家这个影响的后世2000多年的思想学派。儒家的创立者是诞生于公元前551年的孔子。孔子的一生充斥着无数的失败和无奈,在十几年周游列国推广儒学的过程中,他屡屡碰壁,经常然若丧家之犬。

一个为理想而百不挠的大丈夫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依旧持着理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中华文明留下灿烂的诗篇。孔子不仅仅是我们都熟知的大成至圣先师,是一个为理想而百不挠的大丈夫,一个目睹了最为残酷的屠杀和破坏,但依然选择了传道,把希望和知识传递给大众的千古伟人。史记记载,孔子的祖上是殷商的王室后裔,周灭了商以后,卫行安抚周公,就把殷商的贵族和后裔封在了宋,孔子的祖上呢,也就成了宋国的贵族。


到了后来,宋国发生了战乱,孔子的父亲舒良和为躲避战乱,就逃到了鲁国的邹邑,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曲阜。他的父亲舒良和在鲁国的官职是邹邑大夫,也是鲁国有名的勇士,曾经在战斗中仅凭一双手就举起了一座城门。孔子成年后也继承了父亲孔武有力的体格,所以你千万不要以为他是一个文弱书生,他其实是一个身高近两米的山东大汉,能拉车,能射击,酒量超凡。他的父亲舒良和的正妻是失世,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儿子。小妾为他生了个长子叫孟皮,孟皮的腿有残疾,舒良和很不满意,于是请求那颜氏的女儿为妾。

少年时期的孔子

颜氏有三个女儿,只有小女儿颜正在愿意嫁给舒良和。颜征在那时候还不满20岁,而舒良和已经66岁了,两个人年龄相差悬殊,在当时他们的婚姻是不合理法的,于是二人在尼山居住,并且怀了孔子,所以历史上称之为野和。在孔子刚刚三岁的时候,父亲舒良和就去世了,而随后呢,他和母亲就被赶出了家门。母亲严氏没办法,就带着孔子回到了老家屈阜,他亲自教导孔子学习诗书。

在孔子18岁的时候,操劳半生的母亲也去世。随后的十年间,孔子四处拜师学艺,从贵族礼仪、人生道理到音乐艺术、驾车射箭,孔子是一样都不落下。到了孔子19岁的时候,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宋国祭拜祖先,他迎娶了宋国人齐官氏的女儿为妻。公元前532年,齐官氏给20岁的孔子生了个儿子,这个时候正好赶上鲁昭公赐了一条鲤鱼给孔子,所以孔子就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为李字伯于,孔子打从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他对天下大势非常的关心,对治理国家的各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常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


但是孔子一开始的官职很卑微,只是负责管理仓库。到了公元前531年,孔子又改作田管理。序幕又过了六年,到了公元前525年的时候,孔子开始开办私人学校,传道授业。孔子到30岁的时候已经有些名气了。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和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呢就结识了齐景公。随后,孔子还离开过曲阜,经过长途跋涉到了洛阳。他拜老子为师,既学习了知识,又学习了做人。公元前517年的时候,鲁国发生了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了鲁国,到了齐国,他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

就这样,孔子在齐国过了三年的太平日子。然而好日子才起了个头,齐国的大夫就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自己老了,不中用了,于是孔子又只好仓皇的逃回了鲁国。转眼到了公元前512年,孔子40岁了,他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的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40岁不惑,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40不惑的由来。这个时候正是周王朝礼崩乐坏的深化期,诸侯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攻伐,礼乐丧失,社会秩序开始走向混乱和崩。不断的攻伐纷争导致天下苍生流离失所,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孔子一生政治生涯的最高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孔子想要挽救这个礼崩乐坏的世界,怎么挽救呢?他想要回到周公之礼的那个太平时期。然而乱世之中,又有哪个国君会听从孔子的理念呢?到了孔子50岁的时候,恰逢鲁国内乱,孔子被拉出来当官儿,这当初求也求不到的机会,现在终于摆在面前了。孔子的内心有点动摇,讲学十几年,他对仕途早就已经没有追求了,但是他的治国理念仍然没有实现。他心中那个老人安度晚年,朋友互相信任,少年互相关怀的世界还没有被缔造出来。他不甘心就这样。于是,孔子还是答应出来做官。

在他执政的仅三个月期间,鲁国国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稳定。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孔子也因此一路升任到了大司寇。这是孔子一生政治生涯的最高峰。然而有时候站的越高,跌下来的时候就越疼。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子和鲁国的上层出现了矛盾,最终还是和鲁国分道扬镳。当初走马上任时何等风采,后来被赶出鲁国时就有多么凄凉啊,孔子带着弟子们离开了鲁国,可接下来又能去哪里呢?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大政之时,孔子周游列国,走了一圈又一圈,没有一个国君愿意给孔子施展拳脚的机会。当孔子坐在树下休息时,看他不爽的人过来,把整片树林都砍了。当孔子向卫灵公讲述治国之道时,卫灵公抬头望向天空的大雁,意思是你该离开了。于是连路边种田的农夫也讽刺孔子,您连天下的路都知道,怎么会迷路呢?有一次,孔子在郑国与弟子走散了,他独自站立在城东门。有人告诉自贡说,东门边有个人,他的前额像窑,他的脖子像高腰,他的肩部像子产,不过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


看他劳累的样子,就像一条丧家之犬。子贡把这段话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孔子,孔子哑然笑道,外形相貌都说得不对,不过我的确就像条无家可归的丧家之犬。无数次的生死一线,无数次的被拒之门外,14年的流浪,孔子长进失败,但他依然不忘初心,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公元前484年,流浪了14年的孔子最终还是回到了鲁国。这时他已经68岁了,但他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开始给国君做顾问,四处推荐自己的弟子,开始编纂各种典籍。

后来我们说的四书五经九本书里,八本都有孔子的直接参与,只可惜接踵而来的是无限的悲伤。孔子回到鲁国两年后,儿子孔理去世。70岁的孔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没想到刚送完儿子,最疼爱的弟子颜回也死了。十年近40岁。又过了几年,跟随孔子时间最久的大弟子子路也去世了。孔子瘫坐在中庭,放声痛哭。

经历了好几轮生死离别之后,孔子说,我已经好久没有梦见过周公了,可能是真的老了吧。一天早上,孔子早早的起了床,拖着拐杖。走在无人的街道上,唱起了一首绝望的歌,泰山其颓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谓乎?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终年73岁。他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一众弟子为其扶桑三年,子贡为孔子守坟六年。孔子一生经历无数苦难,壮志难酬,但他始终都像个热血追梦的少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主张恢复周礼,倡导仁义理智,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奋斗了一生。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会不会变好,未来会不会有那个老者安朋友心少者怀的世界,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思考了一生的智慧未来还有没有人能够知道,但他依然还是做了。他从未放弃,也从未回头。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鲁ICP备2021038129号-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