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的历史其实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相继从属于瑞典和俄国,直到一战后才获得独立。 芬兰的历史起始时间比较晚,大约在12世纪左右。芬兰人的来源比较模糊,可能来自东方或者可能来自爱沙尼亚的芬兰族人。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芬兰语和爱沙尼亚语、匈牙利语同属于芬兰-乌戈尔语族,完全不同于其他北欧国家的斯堪的纳维亚语族。所以,芬兰人也与什么维京海盗没有任何关系。 12世纪中期,新兴的瑞典王国对芬兰西南地区发动了“十字军征伐”,随之而来的是天主教传教士,目的之一就是传教。恰在此时,诺夫哥罗德公国的罗斯人东正教徒也来到这里。于是,双方为了争夺领地和传教权爆发了冲突。 最后的结果是,1323年,瑞典与诺夫哥罗德公国达成妥协,签订《什利斯谢尔堡条约》。这样以来,瑞典征服了芬兰大部,同时与诺夫哥罗德公国瓜分了卡累利阿地峡,瑞典人得到了维堡地区,罗斯人得到了涅瓦河两岸及拉多加湖沿岸地区。 不过,瑞典王国下的芬兰与同期条顿骑士团下的爱沙尼亚不同,芬兰人没有受到奴役。芬兰是瑞典王国下的一个公国,并于1581年升格为大公国。当瑞典进行路德宗教改革时,芬兰也同样进行了这样的改革。当然,芬兰大公国的官方语言是瑞典语,直到1739年才换作芬兰语。 16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伊凡四世发动了利沃尼亚战争,目的是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瑞典王国不能忍,于是奋起反击,夺取了爱沙尼亚和因格利亚。1617年,瑞、俄双方签订和约,不但以书面方式确认了以上地区的归属,还增加了卡累利阿地区。瑞典达到了发展的顶峰,而芬兰也获得了相对的繁荣,城建得以完善,邮政系统和大学相继建立。 可是好景不长,1700年,第二次北方战争很快爆发,瑞典的黄金时代结束。在这场战争中,瑞典的查理十二世与俄国的彼得大帝展开了激战,给芬兰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最终,瑞典败北,1721年双方签订《尼什塔特条约》,俄国获得了整个卡累利阿地峡,芬兰与俄国的边界基本上与今天相差无几。1743年《图尔库条约》又把芬兰一块领土划归俄国。 1808年,沙俄的亚历山大一世与拿破仑缔结《提尔西特条约》,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政策。而瑞典却站在英国一方,这给了俄国以借口。俄国因此借机侵入芬兰,并于1809年将其吞并。1815年,维也纳会议予以确认。 芬兰并入俄国后,被亚历山大一世加上1721年、1743年夺取的领土,合并成一个芬兰大公国,由沙皇本人兼任大公国的大公。自此,芬兰的边界离圣彼得堡越来越近。 说实话,芬兰人对于脱离瑞典而加入俄国一点也不感到惋惜。因为这个芬兰大公国一直到19世纪末都是拥有自治权的,议会、军队、货币、邮政等等应有尽有,只是瑞典语依然是官方语言。不过,俄国为了抵制瑞典文化的影响,也大力鼓励芬兰语使用。从而,芬兰语成为了第二官方语言。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芬兰语的使用,国民意识越来越觉醒,这与沙皇俄国的独裁初衷是矛盾的。于是,沙俄取消了芬兰的军队,并强制把俄语作为其官方语言。芬兰人越来越不满,脱离俄国独立成为他们的愿望。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芬兰分成了两派,一个是支持留在苏俄的激进派,一个是主张脱离俄国的保守派。12月6日,保守派迫不及待地在赫尔辛基宣布芬兰独立,却被激进派的“红卫队”推翻。紧接着,芬兰流亡政府外逃,在曼纳海姆将军组建的“白卫军”领导下又打回了赫尔辛基和维堡,掌握了全局。 1919年,芬兰共和国成立,但是与苏俄的边界问题还没划定。经过一番谈判,苏芬签订《塔尔图协定》,苏俄答应将佩察莫地区即今佩琴加让给芬兰,使其有了北冰洋出海口。只是,芬兰原本想将卡累利阿人所居住的土地即今俄罗斯卡累利阿共和国并入版图的想法并未实现。 另外,以瑞典人为主体的奥兰群岛,在国联操作下于1920年留在了芬兰,但获得了自治权。1921年后,奥兰群岛又成为中立地区。1947年,重回芬兰,同时继续保持高度自治。 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双方划分了势力范围,芬兰与波罗的海三国被划到了苏联一方。在尝到了控制波罗的海三国的甜头后,苏联又把目光转向了芬兰,要求其从卡累利阿地峡的国界线后退25公里,并租让汉科作为海军基地。 芬兰开始同意协商解决,后来又拒绝了苏联的条件。于是1939年11月30日,苏联出动45万人,2000辆战车,1000架飞机,挑起了苏芬战争。 芬兰虽然是个弱小的国家,但却拼足老命和苏联对抗。所以,开始的时候,苏军进展缓慢,损失惨重。于是,1940年2月,苏联集中优势兵力突破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并从维堡后面实施迂回包围。芬兰战败,被迫向苏联求和。 苏芬战争结束后,芬兰不得不出让大片国土,包括维堡在内的卡累利阿地峡、芬兰湾中若干岛屿、汉科、拉多加湖西部、北方的萨拉、库萨摩交界地区及雷巴奇半岛的一部分。 于是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芬兰怀着收复国土的刻骨之恨,加入德国一方对苏作战,一度收复了维堡,还参与了封锁列宁格勒,攻占了卡累利阿共和国。 但是,随着苏军反攻,芬兰所占地区很快得而复失。1944年,苏联又占领了佩察莫地区,使其失去了北冰洋出海口。于是芬兰的边界就后退到今天的范围。 可是,芬兰的噩梦才刚刚开始。1947年《巴黎条约》中规定,汉科还给芬兰,但离赫尔辛基只有30公里的波卡拉半岛要给苏联作军事基地。这无疑在芬兰人头上悬挂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战后,卡累利阿地峡所有的芬兰人都被驱逐出境,以俄罗斯人取而代之,芬兰被迫接纳了40多万难民。此外,芬兰还必须向苏方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而且,芬兰的外交政策都处在苏联监控之下,莫斯科甚至拥有否决权。 斯大林逝世后,芬兰的压力才有所缓解。1956年,苏军撤出波卡拉半岛,芬兰人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1962年,芬兰还被允许加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芬兰从此严守中立政策,一方面尽可能慎重地满足苏联要求,一方面加强与欧洲的联系,成为沟通东西方两个集团的桥梁。 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终于如释重负,加入欧盟,成为一个经济发达国家。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鲁ICP备2021038129号-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