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是列强为重新划分殖民地,及欧洲利益而爆发的战争,共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卷入其中,远在亚洲的中国与日本也加入协约国,同盟国仅有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四国。 从十七世纪开始,德意志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在十九世纪普鲁士奉行铁腕军事,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三场战争,兼并南德诸邦,统一除奥地利外德意志全境,最终在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宣告德意志进入列强时代。 由于德意志起步晚,海外殖民地已经瓜分殆尽,欧洲大陆又被英法堵截,德国想要争取更多的权益,就必须拥有令英法足够重视的实力,因此德国率先扩军备战,大幅增加军费支出,德国有近18万工人日夜不停制造军备物资,并可动员超过400万兵员,令欧洲列强惊惧不已。 列强先是让出英占西南非洲的纳米比亚(1884年),葡萄牙所占喀麦隆(1884年),及法领东非的坦桑尼亚(1886年),但这些区域地广人稀,资源又无法供给德国工业发展,德国根本得不到满足,反而心生怨气,列强只能加入军备竞赛的行列。 充足的军费研发投入,使更先进的巨型战列巡洋舰、具备潜力的航空母舰、长时间执行侦查任务的飞机、威力更大射速更快的重机枪、具备装甲掩护功能的坦克、更高效更远程的火炮、成本低廉便携带的迫击炮等新式武器问世,增强了列强的信心,却也间接促成战争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地图 德国与法国算得上宿仇,仅围绕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就令两者争斗数百年,多数时期法国完整并且强盛,使得阿尔萨斯-洛林自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后归属法国管辖,法国拿破仑帝国称霸欧洲,以武力肢解德意志联邦,并组建亲法的莱茵联邦以削弱普鲁士。 普鲁士奋起反抗与俄国结盟,遭到拿破仑的快速军事打击,普法两军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展开会战,普军惨败几乎全军覆没,拿破仑率军进入柏林,国王威廉三世逃往东普鲁士由俄国庇护,接受屈辱性的《提尔西特和约》,因此法国远征俄国失败后,普鲁士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并取得胜利。 普鲁士为完成统一,挑衅法国并取得普法战争的胜利,重新夺回对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统治权,该地区丰富的资源促进德国走向强盛,而法国从荣耀顶端倏然跌落,既要承受战争赔款,又要承担经济衰退的影响,只能加强与英国的合作,以抗衡德国在欧洲的霸权。 德国与法国都很强盛,又同样有称霸欧洲的野心,无论是宗教引发的德意志内战三十年战争,还是因为领土爆发的普奥战争,解决两国仇恨的方式就是打倒对手,所以当法国拉拢盟友,德国也积极拉拢奥匈帝国为盟友。 阿尔萨斯与洛林位置 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是欧洲最古老的强盛王朝,所以法国寒族出身的拿破仑崛起,强势打压哈布斯堡王朝,才能确立法国新霸权,由此奥地利日趋衰落,不断有民族起义和其它纠纷,经过意大利战争被法国击败,又在普奥战争中战败签订城下之盟,为挽回颓势只好与匈牙利贵族达成妥协,组建共主邦联的二元君主国“奥匈帝国”。 普奥战争普鲁士国王曾想灭亡奥地利,宰相俾斯麦以死相逼才达成和解,事后证明俾斯麦的远见,普鲁士能力有限,若吞并奥地利,只会引起欧洲的联合打击,而其余邦国如匈牙利等,则会成为列强的盘中餐,只有完整庞大的奥匈帝国,才能为德国抵挡来自沙俄的威胁。 奥匈帝国组建后,欧洲迎来和平时期,与德国携手奋力追赶与英法的工业差距,取得显著的成效,如斯柯达兵工厂,生产当时领先的各类火炮和枪械,使奥匈帝国成为欧洲五强之一,借由克里米亚战争胶着的态势,向巴尔干半岛渗透势力, 奥匈帝国初期失去(意大利)海岸线,通过扩张也恢复亚得里亚海出海口,更是在军备竞赛高峰时总吨位达到37万,可惜奥匈帝国依然无法挑战英国的海洋霸权,但通过学习德国军事经验,奥匈帝国强化了战争动员能力,近5000万人口,可最高动员400万军队。 奥匈帝国 奥地利与法国的矛盾,也是从拿破仑帝国开始,法皇拿破仑剥夺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荣耀,拿破仑三世则帮助弱小的萨丁王国,在索尔费里诺战役,奥地利帝国被彻底击败,失去所属意大利的土地和海岸线,退回成为内陆国家,撒丁王国完成对意大利的统一,却也颇为仇视奥匈帝国。 奥地利与俄国长期结盟,曾经三次瓜分波兰,为奥地利带来巨大的领土收益,俄罗斯又在反法同盟期间向奥地利施以援手,并在之后多次为奥地利做靠山,如镇压维也纳起义和布达佩斯起义等,帮助哈布斯堡王朝维持统治,用恩同再造形容决不为过。 俄罗斯向巴尔干渗透势力彻底激怒奥地利,毕竟西边法国和德国都是军事强国,奥地利唯有向南巴尔干半岛才有突围的可能,之前俄罗斯总体实力强横,但克里米亚战争得到英法拉拢,奥地利调动军队到俄国边境,迫使俄国从多瑙河沿岸撤军,奥匈帝国虽获得巴尔干地区统治权,却由此与俄罗斯决裂,徒增强大的敌人。 随着王储斐迪南大公遇刺,奥匈帝国如同过往般向塞尔维亚宣战,并相继投入60万军队作战,战争之初的米尔战役,奥匈帝国损伤数万军队,又被俄罗斯宣战,只好暂停攻势积蓄力量,在得到德国的援助后,保加利亚也加入到战争中。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王国长时间被奥斯曼帝国统治,1878俄土战争结束后趁机独立,但列强为各自利益着想,强迫将其领土分割为保加利亚公国、东鲁米利亚和马其顿三个区域,令保加利亚开始敌视英法,始终存在重建“大保加利亚王国”的愿望。 因此保加利亚积极参与巴尔干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诸国战胜奥斯曼帝国,却因为利益分配问题闹僵,保加利亚认为,马其顿的大部分居民是保加利亚人,因此率先进军马其顿,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塞尔维亚、黑山、希腊、罗马尼亚等国,难以单独应对保加利亚的军事力量,遂报团取暖联合抵制其扩张,而垂暮的奥斯曼帝国也不甘心失败,不请自来夹击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孤军奋战难以应对战败求和,失去第一次巴尔干战争获得的大部分权益。 此战后巴尔干诸国实力倍增,保加利亚受到孤立,只能够寻求德国的帮助,在德国的帮助下,保加利亚组建起20万军队,在1915年配合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发动进攻,但1918年秋,塞尔维亚军队同英国、法国和希腊等协约国军队一起,彻底打败了保加利亚军队,同盟国战败保加利亚受到严重制裁。 奥斯曼土耳其至战前1913年,名义上保有利比亚、埃及、中东及也门西部、小亚细亚及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仅270万平方公里,但利比亚根据《洛桑协议》成为意大利保护国,埃及自1882年起就是英国的殖民地,中东及红海沿线阿拉伯区域也实现自治,使奥斯曼帝国看起来庞大,实则被列强凌辱的“西亚病夫”。 俄土战争长达200余年,期间俄国积极推进改革,使得国力逐渐增长,奥斯曼土耳其在战争的消耗中愈发衰败,1829年俄土《亚得里亚堡条约》规定,格鲁吉亚、伊梅列季亚、明格列利亚并入俄罗斯,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军舰,可以自由通行奥斯曼帝国海域。 英法为防止俄罗斯军事力量进入地中海,怂恿土耳其对抗俄罗斯,最终爆发克里米亚战争,英法为首的联军取得胜利,土耳其损伤超过四十万军队,财物损失不计其数,换来的是英法对北非及巴尔干的民族支持,使这些区域纷纷脱离奥斯曼帝国掌控。 即便如此奥斯曼帝国依旧追随英法,因为深知只有依靠英法,才能免于被俄罗斯灭亡,可惜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当德国完成统一走向强盛,英法拉拢俄罗斯从东方遏制德国,再次出卖奥斯曼帝国的利益,将黑海权益转让给俄罗斯。 克里米亚战争 英法对俄罗斯的妥协,彻底激怒奥斯帝国的改革派,1913年陆军大臣思维尔,内务大臣塔拉特和海军大臣杰马尔,借机扳倒奥斯曼青年党政权,掌握政权积极扩军,旨在摆脱对列强的依赖,实现奥斯曼帝国的自主发展,但表面上依旧追随英国脚步。 奥斯曼帝国控制的中东地区,扼守东西交流的要道又盛产石油,因为盟国关系无法占领,因此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强行征调奥斯曼帝国订购的两艘战舰,并强横的断绝所有物资供应,逼迫奥斯曼帝国投向同盟国的怀抱。 之所以被认定为蓄谋已久,因为奥斯曼帝国刚刚宣战,英法海军就意图抢占博斯普鲁斯海峡,然后占领奥斯曼首都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在德国指挥官的协助下,利用优势阵型阻击登陆的联军长达十一个月,土耳其伤亡25.1万人,也带给英法联军21万伤亡,这是奥斯曼帝国最后的辉煌。 1917年英军发动巴勒斯坦战役,通过精确地调研与精密的部署,英军狂飙突进对奥斯曼驻军分割包围,奥斯曼帝国再也没能复制,加里波利之战阻击战的胜利,1919年11月,英国及法国军队占领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随即崩溃。 巴黎和会 一战的巴黎和会,经过激烈的讨论,使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丧失所有的海外殖民地,还有承担巨额的战争赔款,《凡尔赛条约》成为德国的耻辱,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仇恨的种子。 奥匈帝国解体,分裂为四个独立国家: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另有部分领土被意大利、罗马尼亚、波兰和南斯拉夫占领,但至少奥地利原本民族和国家尚且存在,只是恢复到了最本源的面貌。 保加利亚王国地域面积小,造成的危害也不高,但战后竟迫使保加利亚签署《那依条约》,使保加利亚失去爱琴海出海口,并须赔款4亿4500万美元,这对保加利亚人民是难以负担的债务,加深了保加利亚的仇恨。 相较于失去部分领土和赔偿损失,奥斯曼土耳其是被瓜分至灭亡,其核心领土小亚细亚被列强分割,英国支持希腊与亚美尼亚侵占土耳其,幸得土耳其爱国将领凯末尔,联合苏联最终打退入侵者,夺回东色雷斯地区,才保有现今约78.36万平方公里,失去其余全部的领土。 色佛尔条约瓜分奥斯曼帝国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鲁ICP备2021038129号-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