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生活常识

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哪些?获取利润的第二步是什么?

79人浏览   2024-02-27 14:19:17

在知道了获取利润的第一步之后,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个项目,叫作营业税金及附加,这又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项目。

营业税(Business Tax):国家对工商营利事业按营业额征收的税,属于流转课税的一类。

营业税金及附加(Business Tax and Surcharges):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企业应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税费的发生和结转情况。

首先,这是税,但显然不是所得税,因为只有赚到了钱才需要缴纳所得税,而无论是否赚到钱,只要是有业务的企业就都得缴纳流转税。常见的流转税有营业税和增值税。

但是营业税又与增值税不同,前者是一种价内税,而后者是价外税。

价内税(Tax Included in Price):税金包含在商品价值或价格之内的税。

价外税(Tax Excluded in Price):税款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的税,价税分列的税种。

增值税(Value-added Tax):一种销售税,是消费者承担的税费,属累退税,是基于商品或服务的增值而征税的一种间接税,增值税征收通常包括生产、流通或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基于增值额或价差为计税依据的中性税种。

虽说增值税是消费者承担的,可是作为消费者,我们从来没有去税务局缴纳过增值税啊,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消费者在买东西的时候,已经把税金交给了卖方;卖方也已经替税务局从消费者这里收了税,因此,他有义务将收到的那1700元钱上缴税务局。

也就是说,这笔钱从交到卖方手上的这一刻起,就不属于他,而注定是要付给税务局的,那么,这笔钱算什么呢?是负债。

所以我们说,增值税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金这一项目中。

利润表中,除了有关于税的项目之外,还有三个关于费用的项目。

它们是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三个项目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期间费用。

费用(Expense):一般用于描述公司为销售而发生的各种成本支出、杂项管理、利息、税金,以及其他影响利润表的项目。

首先,我们来看营业费用。

什么东西是营业费用?对一个生产产品、销售产品的企业来说,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就是营业费用。比如说把货物从仓库运到销售场所的运费、仓储费、广告费和其他为了促销而支出的一些费用、销售人员的工资、门店的店租抑或是折旧——视乎门店店面的所有权是否在企业自己手上,等等。

营业费用(Operating Expenses):公司销售、杂项与管理费用的同义词。

其次,管理费用是什么呢?

管理费用就是与企业的管理环节有关的一切费用。比如说管理部门各种人员的工资,比如说行政开支、办公楼的折旧等,都是管理费用。因此,不同类型工作人员的工资往往属于不同的项目——销售人员的工资属于营业费用,而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管理费用。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的折旧也属于不同的项目,门店的折旧属于营业费用,办公楼的折旧属于管理费用,而厂房的折旧属于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最后,财务费用又是什么呢?

企业会为长期借款或短期借款付出一定的利息,也会因在银行存款而获得一部分利息,这些利息都记录在这里。也就是说,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实际上是借款利息减去存款利息的净额。

财务费用(Financing Expense):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有的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进行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中)、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如债券印刷费、国外借款担保费等。

以上就是利润表中的三项费用。

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即得到了所谓的毛利;而毛利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再扣除三项费用,似乎就得到了利润。

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还有一段路,才能到达“真正的利润”。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琼ICP备2024040248号-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