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环境是最大的营商环境。《广州市政务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营商环境得到制度性改善,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4月10日上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广州市政务服务条例》新闻通气会。 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秘书长陈超表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作为全省首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始终以“敢饮头啖汤”的精神抓改革优服务,2002年全省首创企业服务“一站式窗口”,2009年成立行政服务管理中心,先后打造“承诺制信任审批”“订制式审批服务”“智能秒批”等改革品牌,实现审批“流程最优、材料最简、成本最低、时间最短”,办事“少跑腿、高效率、低成本”,闯出一条具有开发区特色的政务服务改革之路。 ![]() “将全力把群众的需求点转化为着力点,推动《条例》中凸显的人性化和人情味落到实处。”陈超表示,继续拓宽服务场景实现“高效办”。在落实国办33个规定事项和我区128类“一件事”主题的基础上,继续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服务范围和办事领域场景,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的转变。 同时坚持数智赋能,推进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例如,推出黄埔政务服务大模型智能体并不断完善,实现“询”“约”“办”一体化,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到“智办”,提供全天候的政务智能全流程服务。运用热线数据一呼即应。充分发挥“12345”便民热线回应群众诉求重要作用,依托“12345”热线服务10年工作经验,及我区每年约30万工单数的数据基础,对工单派单规则进行最小颗粒度细化,预期形成超2000个事项派单规则,以大模型智能化、精细化派单辅助,力争实现智能派单率90%、准确率95%以上,确保对企业、群众诉求精准响应、快速办结。 持续擦亮“两提三到四心”服务品牌,以优质政务服务助力营商环境提升。强化全要素保障,深化“工业快批”3.0、“工业提容”2.0等改革举措;优化全周期服务,建设和推广具有黄埔特色的服务企业“数字名片”——“埔企通”,做实做细“1个平台+1套机制+N项特色服务”,完善以企业“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企业服务体系;推行全覆盖政策,推广“政务服务直通车”“政务直播间”应用场景,为企业提供“点单式”政策解读与业务指导。此外,利用大数据实现政策精准匹配,进一步扩大“免申即享”范围,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魏丽娜、刘春林 通讯员:穗仁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 视频/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魏丽娜、刘春林、庄小龙 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春林、庄小龙、魏丽娜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 张宇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琼ICP备2024040248号-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