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时尚高地以“新”促“兴”——深圳服装产业持续提升创新力调查

0人浏览   2025-04-24 07:09:00

一年之计在于春,又到服装换新季。深圳作为我国服装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从早期的“三来一补”、贴牌生产到如今成为原创品牌高地,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以“新”促“兴”,努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全球时尚”跃升,持续为市场创造更多价值。

当前,服装市场已进入“换季”模式,商家们摩拳擦掌,积极迎战新赛季。记者走访深圳时尚街区以及服装市场看到,服装门店展示的模特已换上季节新品,消费者和采购商拎着大大小小的购物袋,边走边逛,选购服饰。

深圳作为我国服装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原创服装品牌众多,产业链配套完备,规模效应显著。日前在意大利举行的2025年深圳(龙华)·米兰双城时尚周活动,全方位展示了深圳与米兰两地的时尚产业创新成果。深圳服装业的勃勃生机从何而来,又是如何以“新”促“兴”的?

自创品牌重设计

深圳服装行业起步于特区成立之初,崛起于对外加工出口。“早期互联网不发达,线上网购平台没有兴起,服装批发和代加工业务活跃。”深圳市荔秀时装行业协会会长李芳表示,深圳曾是许多内地服装批发商的重要采购地。近年来,随着电商模式兴起,加之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质消费,批发商户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如何破题?“大家开始重质量、重原创,用产品说话。”李芳表示,为适应市场变化,许多传统企业积极走上自主品牌打造之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由此,玛丝菲尔、影儿、歌力思等头部企业以及艺之卉、天意、欧柏兰奴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原创设计师品牌应运而生。这些品牌的创立与企业的率先成功转型,极大地鼓舞了深圳市服装行业,带动了卡诗米娅、晒谷场、牟尚等一大批具有创新设计力的品牌创立。目前,深圳自主品牌产品产值占比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不足5%,上升到90%以上。

赵卉洲是深圳时装行业及设计领域的代表人物,她先后创立了“EACHWAY艺之卉”与“HUI 卉”原创女装品牌,致力于用设计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韵味与东方女性的独特魅力。赵卉洲回忆说:“20世纪90年代末我初到深圳时,这里还是‘荒芜一片’。国内那时还没有独立设计师的概念,听到我要做自己的品牌,大家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如今,我以原创品牌深耕服装行业20余载。这是一直奔跑的过程,也是品牌原始积累的过程,对服装的热爱推动我把自己钟爱的服装推向世界。”2024年9月,赵卉洲带领高定及高级成衣品牌“HUI 卉”第14次登上意大利米兰时装周。其中,品牌2025春夏系列“壮游”以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壮游》为灵感,借由中国传统的蜡染、印染、扎染非遗技艺,生动展现了东方美学韵味与中国女性力量,收获国际时装界好评。赵卉洲说:“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创新与传承的理念,将更多传统工艺与文化元素融入时尚设计,探索时尚与文化的融合之路,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独具魅力的时尚作品。”

深圳原创设计品牌“晒谷场”同样主打中式设计。这一品牌以岭南地区独有的面料织造染整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为创作起点,通过独具辨识度的东方美学设计风格和自然可持续的时尚理念,推动活化香云纱。“做中式服装设计,其实也是在‘做文化’。”“晒谷场”品牌主理人冯君竹表示,香云纱多以具有年代感的暗沉色彩为主,很多人觉得它沉闷、老气,其文化底蕴一度被忽视。“晒谷场”通过创新版型、花型、花色,提升了香云纱的当代性与时尚性。在设计中,品牌还融入了宝相花、九色鹿等传统吉祥纹样,让香云纱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欢迎。伴随着新中式服饰的兴起,带动中式面料市场持续火热。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我国香云纱市场零售规模将超过1100亿元,香云纱正迅速被市场所接受,并展现出巨大市场潜力。

上下联动强产业

走进位于深圳南山区的荔秀服饰文化街区,来自各地的批发商拖着行李箱,往来穿梭于各个楼栋之间。这一街区汇集商事主体3000多家,原创时装设计师2000余名,业态涵盖面料供应、服装设计、生产加工、销售等服装产业链各环节,产业辐射近百万名从业人员,是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时尚女装最具完整产业链、最具活跃度、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时尚产业集群。

面料是服装设计开发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着服装的外观、质感,还直接关系到穿着者的舒适度和服装耐用性。新型面料的开发利用,有效提升了荔秀服饰文化街区的服装设计与创新。位于街区的上上城国际面辅料交易中心就集聚着100余家面辅料企业,涉及轻纺、精纺、粗纺等各种面料,以及拉链、纽扣、包装等各种辅料。

“在交易中心的众多面料中,丝绸品类最为丰富。”深圳市服装供应链协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贺仁建表示,尽管深圳不生产丝绸,但深圳及周边城市集聚着丝绸胚布端、染色端、印花端等配套产业。荔秀服饰文化街区的真丝品类全国市场占有率在五成以上,是高端真丝和特种丝绸的重要集散地,也是丝绸业的“必争之地”。

步入交易中心二楼的“凯喜雅”门店内,只见浙江凯喜雅智纺科技有限公司华南销售中心负责人傅强正将水倒在一件丝质防水羽绒服上:水滴滚落地面,衣服却丝毫未被浸湿。这是“凯喜雅”2024年推出的“水之舞”真丝功能性面料,采用新型黑科技在丝绸表面形成亚微观级粗糙凸起,具有像荷叶表面的超疏水保护膜。各种生活中常见液体均难以浸入面料内部,从而达到防水防油防污效果。“‘水之舞’主要解决了传统真丝面料的三大痛点,即容易脏、难打理、穿着受季节限制。”傅强表示,通过科技创新,对面料进行特殊工艺织造,“水之舞”不仅防水防油防污,而且韧性更强,使用寿命也更长,如今已成功应用于户外服装和羽绒服上。

傅强表示,“凯喜雅”还相继推出防晒轻薄真丝、可机洗真丝、挺括真丝等面料。其中,防晒轻薄真丝面料防晒UPF值最高达329,相当于国家标准的8倍。他们还坚持在文化赋能上下功夫,2024年推出“中国ing”系列丝绸面料,形成“中华五色”色彩体系,从主色、辅色、纹样、场景等多个维度建立起“一站式”色彩模型,为下游的服装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更多元的色彩选择与搭配方案。

具有创新力的面料开发有效支撑着服装原创质量。自2010年起成长于荔秀服饰文化街区的原创服装品牌“牟尚 Modsea”是“凯喜雅”的下游客户之一。在其2024年秋季“玉润有光”系列服装设计中,设计团队便采用了“凯喜雅”以数字化人工智能织造技术打造的“蝴蝶缎”碧色丝绸,色彩绚烂、质地柔软的面料让服装更具美感和光泽度,广受采购商欢迎。

“以高品质丝绸为主要面料,品牌已推出一系列精致优雅、简约现代的高端时装。”“牟尚 Modsea”创始人兼设计总监李潞壹说,“原创设计前期开发投入大、周期长,是一条比较难走的路,但保持设计的独立性与原创性,走高品质和价值提升路线,也让我们赢得下游采购商与目标消费群的品牌忠诚度。产品力的提升带动了品牌市场竞争力与吸引力的提升。”

“为促进服装设计创新能力提升,街区还在持续努力。”李芳表示,多年来,深圳时尚街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带领原创品牌参加国内外展会及时装周活动,同时从文化创意、设计研发、教育培训、跨界跨城交流等方面着手,培育具有高附加值的国际原创服装品牌。如今,街区女装时尚指数领先全国3天至7天,全国近8%的时尚服装在此出口,上新速度与国际零时差。接下来,街区将在构建全新的“人、货、场”市场要素场域方面发力,推动服装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深圳市华海达(国际)服装交易中心总经理肖由杰表示,深圳正以专业市场、时尚街区等为核心产业集群,推动原创设计能力持续增强,不断打响品牌服装影响力和知名度,助力服装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时尚消费需要。

多元业态促消费

如今,服装消费场景愈加丰富。在此背景下,如何持续增强服装专业市场的吸引力,是相关从业者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

记者走访深圳多个服装市场发现,批发商越来越注重零售体验,零售商则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同时,线上线下联动、场内场外协同不断提升商品流通效率,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购物选择,这也成为专业服装市场持续“保鲜”的一大关键。

位于深圳罗湖区的华海达(国际)服装交易中心通过引入快时尚、设计师品牌等多种业态,集聚着500多个服装、箱包和鞋帽品牌,形成了批零一体、互为补充的良性循环。

来到服装交易中心8楼的“安莉芬娜”女装门店,只见店长高丽薇正忙着核对货品,向厂家下单订货。这些是零售商在门店选品下单的批发货品,后续将从厂家直接发货。从店中下单批发的货品有折扣优惠,对客户有很大吸引力。除了批发业务,零售也是“安莉芬娜”的销售“大头”。高丽薇表示,目前,品牌在华海达共有4家分店,分别面向20岁至70岁的不同年龄客群。

深圳万锦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则选择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经营模式。该公司总经理李春菊介绍,线下方面,2017年起她开设了以“美吉诗黛”为品牌的2家实体店,主营女士休闲服装等;线上则建立了7个私域社群,辐射用户超7000人,提供“全品类、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海量自营产品。

“依托数字化手段,我们能够更精准捕捉市场需求,优化库存管理,提升顾客体验。线下门店成为线上流量的重要入口和体验场所,顾客可以在线上下单后到店试穿或提货。”李春菊表示,线上平台架起全品类供应链后,汇集多个品类,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群体的多元消费需求,从只做一个女人的生意变成了做一家人的生意。

当前,直播带货火爆,但记者走访发现,直播带货在这里并不“热”。“线上直播也有反作用。我们尝试后发现,线上模式对主打原创设计和品牌化发展的专业市场与服装企业来说存在弊端。”肖由杰表示,深圳服装行业走的是品牌化发展道路,以走量取胜的直播带货模式对前期投入大、开发周期长的原创设计品牌并不友好。对专业市场来说,“低价高量”模式会导致劣质商品流入,有损行业声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性价比和消费体验,集群化、一体化发展的专业市场日益受到欢迎。”肖由杰表示,专业市场注重与外部供应链、设计机构、行业协会等的合作,在场内则通过品牌联合、主题展览、打折季营销等活动,精准匹配大众消费需求。多方优势也为华海达带来很多“港客”,罗湖成为不少港人来内地消费第一站。对此,华海达特设接驳车辆,便利“港客”出关后往返;还定期邀请香港网红达人体验,带动更多港人前来消费。(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琼ICP备2024040248号-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