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广西多部门协同抗旱保春耕

0人浏览   2025-04-26 04:00:00

连日来,广西部分地区遭遇旱情,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一场与旱情的较量正火热进行。广西农业农村部门以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全力抗旱保春耕,在干涸的土地上播撒希望。

在南宁市宾阳县古辣镇的稻田边,一场春耕现场会正在进行。“大家看,这种地膜覆盖技术不仅能减少水分蒸发,还能提高土壤温度,应对旱情很有帮助。”农技专家站在田埂上,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种粮大户李金权凑到跟前,仔细观察着操作步骤,眉头逐渐舒展:“之前还愁这地干得没法插秧,有了这些新技术,咱就不怕了!”

为应对旱情,广西提前谋划,多次召开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等重要会议,全面部署春耕备耕、防灾减灾等工作。广西农业农村厅迅速行动,多次组织召开全区和分片区农业旱情和早稻生产专题调度会,并启动广西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干旱)Ⅳ级应急响应,加密调度抗旱工作,全力加快早稻等农作物的生产进度。

在玉林市兴业县蒲塘镇,连续的干旱让玉米苗蔫头耷脑。种植户陈大姐一筹莫展之际,广西农业农村厅派出的抗旱工作服务队来了。队员们仔细查看研判后,给出了应对方案:“先给玉米喷施抗旱保水剂,再结合滴灌,最大程度缓解旱情。”经过一番精心管护,玉米苗一天天挺直了腰杆,陈大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广西农业农村厅先后印发多份文件,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农田,精准开展抗旱指导。截至目前,累计派出抗旱工作服务队分赴各地开展抗旱保春耕指导服务35次。为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及时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举办广西植保大讲堂,做好早稻、春玉米等主要春种粮食作物的病虫害防控工作。

在河池市天峨县,政府出资新打的抗旱井涌出汩汩泉水,滋润着干裂的土地。村民张成武激动地说:“这水来得太及时了,有了它,我家的油茶树苗就有救了!”

目前,广西各级累计投入2.9亿元用于支持人工增雨作业、采购抗旱物资设施设备、打井灌溉等农业恢复生产工作。其中,广西农业农村厅通过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投入超3700万元。全区累计启动抗旱井2.7万口,新增抗旱井2935口;投入抽水设备26万台(套),打井、人工抽水累计13亿吨灌溉农田。此外,储备的189万公斤救灾备荒种子,也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补种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在抗旱保春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崇左市扶绥县的甘蔗种植基地,农户们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采用秸秆覆盖技术。原本裸露的土地被一层厚厚的秸秆覆盖,不仅减少了水分蒸发,还能改善土壤结构。“以前总觉得老办法种地就行,没想到这些新技术效果这么好,以后得多学习!”种植户韦大柑感慨道。

广西农业农村厅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广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叶面喷施等高效抗旱技术,积极推广抗旱品种、改种耐旱作物,提高植株耐旱能力。今年以来,指导落实农业抗旱技术面积1154万亩,其中,推广节水技术面积570多万亩,推广抗旱品种面积370余万亩。

(本报记者 周仕兴 王瑾雯)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琼ICP备2024040248号-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