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肖莹佩 37天,近50场活动,发布各类场景需求417条、能力供给88条……4月15日,记者从“成都市‘城市新区场景政策创新先行先试’新闻发布会”获悉一组最新数据。 ![]() 发布会现场 这天,距3月10日成都宣布成立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并举办首场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发布活动,一月有余。场景落地情况如何?政策机制研究又有何进展?这张场景创新“月考”答卷里亮点不少。 紧锣密鼓 一批应用场景落地见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顺应新形势,成都建立市区两级场景创新工作机制,在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加挂“成都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牌子,新设立“场景创新部”,统筹推进全市场景创新工作。 每周,成都都有一批场景创新机会清单发布,涉及低空经济、人工智能、首发经济等事关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就在3月初,四川天府新区、成都国资国企、成都高新区一周内连办三场发布会,密集释放100余个合作机会。 紧锣密鼓的背后,是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对于科技企业来说,更是一场“及时雨”。多位参与发布会的企业,都在清单中快速寻得匹配项目。如市场监管“智能问数”涉及AI大模型,正是本土企业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末端配送机器人,曾在成都世园会、成都大运会上提供服务。“‘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智能配送场景’跟我们非常适配,可直接转化为产品落地,务实又高效。”公司市场经理何垚垚表示。 此前发布的若干场景清单落地情况如何?发布会现场播放的3个视频短片,回答了这个问题。 据悉,在天府新区兴隆湖区域,已落地人工智能安防预警、新能源供给、低空文旅娱乐等一批场景,引入无人驾驶接驳车、秩序巡逻机器人等10余个创新产品。3月底举行的2025年世界运动会巡回赛(成都站)期间,“低空文旅嘉年华”在成都东部新区首飞成功。同月,“天府机场干支末低空物流航线”也完成了全程验证的2次试飞,该场景将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口岸物流枢纽优势,打造天府机场至周边市州低空物流定期航线,定班常态化飞行。这意味着物流效率的再提升,如进口的三文鱼、车厘子等水果落地成都后,直接由相应飞行器转运到省内其他地市州,以更快速度摆上市民餐桌,同时有利于验证新的物流商业模式。 低空经济是成都重点打造的产业链,此前无人机送外卖、通航低空赏花等新兴消费场景已有成效。“今年清明小长假首日,成都崇州市、金堂县坐飞机低空赏花的游客总量超300人次,引领创造了一个新的消费热点。”成都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张实睿说,将持续推动更多场景需求清单发布,并在全市层面探索启动场景需求(供给)清单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定期跟踪已发布场景的落地情况,及时动态调整反馈。 先试先行 3个城市新区已推出相关政策 为进一步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除挖掘应用场景外,成都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还承担起政策机制研究工作。这也是此次发布会的重点:学习借鉴深圳龙岗等地区经验,成都希望通过政府投资项目立项、评审等环节上的制度性创新设计,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首试首用创造条件,推动场景应用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比如要求项目业主按项目总投资的一定比例去刚性地谋划嵌入新场景等。”张实睿说。 基于成都区域发展阶段与工作特点,上述政府投资项目“科技篇”制度将在城市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先行先试,为全市场景政策创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目前3个新区的相关政策均已出台,且各有亮点。如四川天府新区明确项目总投资中拿出一定比例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所采用的技术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能够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成都东部新区将产业园“立园满园”与场景创新深度融合,设立空港新城+低空经济、简州新城+智能制造、未来医学城+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社会民生(智慧管理)等工作组,分别负责挖掘产业园内及相关领域政府投资项目应用场景资源;成都高新区则将实施政府投资项目科技场景全周期流程闭环管理,明确总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须通过技术可行性、产业带动性评估,且新技术投入占比原则上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5%,竣工后90天内开展绩效评价,强化实效跟踪。 ![]() 新川博物馆(效果图) 成都高新区供图 值得注意的是,3个新区的政策还选取了对应的试点项目。如四川天府新区口腔医院计划引入手术机器人、AI辅助诊断等产品,围绕4个方向探索谋划科技应用场景。预计今年底开建的新川博物馆,总投资约8.2亿元,其中“科技篇”拟投入约5千万元,将部署50台全场景机器人,力争通过场景创新带动技术验证、模式创新和产业集聚。 张实睿介绍,下一步成都将结合3个城市新区的试点推进情况,适时扩大试点范围,向具备条件的其他区(市)县推广。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琼ICP备2024040248号-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