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据上述这些信息能不能让税务稽查立案侦查? 答:肯定可以。 B.该公司的私人账户交易额约为两千万(两年合计),如果按照情节算是否存在严重偷漏税?公司法人、股东和主要经营者会有什么处罚? 答:是否为严重,不但看销售总额,还看所偷税额及所偷税额占总应纳税额的比例,因此不太好直接判断,但是从销售总额来看,可以说应该属于严重了。对偷税的,可对企业处罚款0.5倍到1倍,情况严重涉嫌涉嫌犯罪的,税务稽查会转交公安经侦部门,由公安侦查后看是否交检察院审查起诉。要是及时补缴税款罚款,则不会起诉(参照范BB案) ![]() 税务稽查 对于企业而言,以下六类偷漏税行为应重点防范: 1、私人账户收付款瞒报收入:有许多公司为了避免缴纳企业所得税,将本应当由企业账户收取的款项,转由个人账户收款,不计入公司账簿,在向税务机关纳税申报时瞒报相关收入,该类行为属于不列、少列收入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偷漏税行为。 2、无票收入不入账:无论是否开票,只要是发生的经营行为、认定销售收入,均应当纳税申报。针对未开票销售收入,如果公司未纳税申报,一旦经税务机关查证属实,则将认定其少列或不列收入,同样属于偷漏税行为。 3、签订阴阳合同虚假申报:签订阴阳合同偷漏税也经常发生在企业的身上。针对应税交易,利用签订两份合同,利用虚假的“阳合同”隐藏交易金额,向税务部门申报逃避缴纳税款,属于《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偷漏税行为。 4、多列成本、费用偷漏税:多列成本、费用等支出以减少纳税也是众多公司可能发生的偷漏税行为。实务中,利用多报工资和劳务费虚增成本费用,利用咨询费、会议费等形态业务虚增支出等行为尤为常见,以上行为都属于多列支出的偷漏税行为。 5、关联交易避税:近年来,公司间的关联交易逐渐增多,利用关联交易逃避纳税的手段也更为多样,同时,面临的涉税风险也愈发明显。在关联企业间,公司实施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向关联企业销售产品、无偿出租房屋等行为,都容易引发税务机关的关注,可能被认定偷逃税款追究责任。 ![]() 6、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偷漏税:国家施行的税收优惠政策,目的是为了对有关企业进行扶持或鼓励,以更好地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实务中有的企业却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偷漏税,如有的企业利用伪造申报材料获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从而实现少缴税款的目的,则可能被定性为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偷漏税行为。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琼ICP备2024040248号-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