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生活常识

七月二十二是哪位财神生日(增福财神成道日的由来)

100人浏览   2025-01-15 11:31:04


道教财神李诡祖又称增福相公、增福财神;农历七月二十二日,是增福财神李诡祖的成道日。后来,民间把这一天也称为“财神节”。


传说,李诡祖去世后在这一天羽化得道,位列仙班,成为天上星宿中的财神,在天庭的职衔是“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因此民间在这一天要举行规模宏大的庆祝活动。后来有人说这是财帛星君的生日,实际上是成道日。



道教典籍如元代《新编连相搜神广记》明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续道藏搜神记》以及后来的《中华道藏》记载:“李相公讳诡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裁断阳间冤狱,夜间主判阴间是非,兼管随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饭禄料,及在世居民每岁分定合有衣食之禄。至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926年)赠为神君增福相公”。

财神爷的传说

李相公现身淌钱眼

淄川城东面是连绵无际的群山,叫东山。东山的边沿有一道岭叫天齐岭,北端叫嬷嬷幢。

李诡祖的陵墓和李相公祠就在嬷嬷幢西面的山谷中。嬷嬷幢东侧的山谷中有一个地方叫淌钱眼。淌钱眼就是山岩上的一个石洞,洞口很小,人只能伸进手去,可是深不见底。有祖孙两人靠要饭为生。这天没要到多少东西,两人又累又饿,就坐在路旁休息。

老婆婆望着饥肠辘辘的孙子,十分心疼,就自言自语地说:“老天爷,你就发发慈悲,救救我们吧。”话没说完,就听到身边山岩上的石洞里有声音,然后从洞里滚出一个金元宝。 祖孙俩在惊喜之余,对着石洞就磕头。这时飘来一个白胡子神仙,对老婆婆说:“老人家,我是岭上李相公。石洞里有元宝,你要多少就能淌出多少。”老婆婆说:“大慈大悲的财神爷呀,一块元宝已经足够了。但我们庄上吃不上饭的人还很多呢。”神仙说:“那就让村里人都到这里来拿元宝吧。”说罢就不见了。

村里人听说后都来拿元宝,每家只拿一个,从不多拿。于是人们从此都过上了幸福生活。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神,于是人们把李诡祖当成财神爷供奉,李相公祠也就变成了财神庙,而这个向外滚元宝的石洞也有了名字,就叫淌钱眼。

财神节的习俗

财帛星君是求正财的人士可以供奉的。可祈求财运、福运。

福和财是幸福生活的两个方面,二者不能相互取代,有了财不一定有福,有福不一定有财,而增福财神能够同时满足人们对福和财的追求,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拜。

特别是经过唐明宗和元朝的两次册封,使增福财神成为家喻户晓的文财神,其影响也反映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据山东一带民间传说,李诡祖是道祖老子李耳的后裔,是汉代胶西国太傅李解的直系后代。李诡祖魏孝文帝时任曲周县令,清廉爱民,去世后立祠祭祀。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被唐高宗赐封“财帛星君”,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926年)被赐封“神君增福相公”,元代(公元1271-1368)被赐封“福善平施公”。

农历七月廿二,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财神节。财神,是人们对智慧及物质需求最集中的希望,也是广大民众最集中的精神寄托,财神能给生活带来幸福的寄望,更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生活无穷的奋斗精神,因此,古往今来人们追求、向往美好的生活,崇奉财神,祈求财神保佑多多发财,国泰民安,国强民富。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琼ICP备2024040248号-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