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一个比率。这个比率的分母是商业银行吸收的储蓄存款,分子是商业银行缴存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 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都是商业银行,比如工农中建交等。商业银行是吸收储蓄和发放贷款的金融企业。 它吸收储蓄支付利息,发放贷款赚利息。存款利率低,贷款利率高,吃中间的利息差是商业银行赚钱的主要途径之一。 假如储户把100个亿存进银行,银行为了利益最大化,肯定愿意把钱全贷出去。 如果商业银行把储户的100个亿全贷出去了,要是储户取钱怎么办?这不就出现矛盾了吗? 为了确保不出现这种情况,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对商业银行强制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必须预留一部分钱,用于应对储户的取钱需求。这一部分钱就叫存款准备金。 央行规定一个法定比例,比如17%,叫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必须按照这个强制要求,把100个亿存款的17%,即17个亿缴存到央行,由央行保管。 其实,商业银行实际缴存到央行的准备金还多,超出法定准备金的那一部分叫超额准备金,目的之一也是用来应对储户的取款需求。 央行下调部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比如从17%调成了16%,商业银行向央行缴存的准备金就不是17个亿了,而是16个亿。 具体到央行此次操作,之所以说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计算的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目前国内储蓄存款总量越约17万亿,此次降准涉及的储蓄存款估算为13万亿。准备金率降低1个百分点,就是减少商业银行上缴的准备金13×1%=1.3万亿。 第二,商业银行需要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约9000亿元。 第三,商业银行降准增加的流动资金1.3万亿,减去需要归还央行的借款9000亿元,最终商业银行实际增加流动资金为13000-9000=4000亿元。 以上就是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存款准备金的概念。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为保护储户利益,确保金融系统安全稳定而设计的,这个制度同时限制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数量,并控制着货币资金创造的总量。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琼ICP备2024040248号-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