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生活常识

圭亚那行政区划 ,抓住机会取得独立,却混得不如邻居

100人浏览   2024-07-20 09:48:40

圭亚那原本是南美洲的一个特定地理区域,并非国家的名字。这片区域位于南美洲北部,在自然地理学上,名叫圭亚那地盾,地形为内陆高原和沿海平原。

随着历史的发展,圭亚那区域逐渐成为了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后来又成为了国家和地区的名字。

15世纪时期,由于奥斯曼帝国垄断了东西方商路,欧洲国家为了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走上了航海的道路。

最先开始航海的欧洲国家分别是西班牙和葡萄牙。15世纪后期,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葡两国已经攫取了广阔的殖民地,他们野心勃勃,划定了教皇子午线,试图瓜分世界。

教皇子午线穿过了南美洲的圭亚那地区,子午线以东主要为巴西,归属葡萄牙,子午线以西的南美其他地区归属西班牙。

圭亚那地区从此被一分为二,分成了西属圭亚那和葡属圭亚那。但到了16世纪,英法荷等国纷纷崛起,西葡两国逐渐衰落,圭亚那地区再次面临分割。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确立了新兴殖民霸主地位,西班牙被迫将西属圭亚那东部割让给了英国,英国成立了英属圭亚那殖民地。

17世纪后期,荷兰逐渐崛起,成为了挑战英国海上霸权的有力对手,英荷之间爆发了三次战争。1667年,第二次英荷战争结束后,英国和荷兰达成换地协议,英国将英属圭亚那东部割让给荷兰,成立了荷属圭亚那,荷兰将新阿姆斯特丹割让给英国,即后来的纽约。

用北美哈德孙河口的新阿姆斯特丹换南美的圭亚那,荷兰人可谓做了赔本生意,但让荷兰没想到的是,后来荷兰又为荷属圭亚那的独立,花费了巨大代价。

在17世纪英荷竞争时期,法国也没闲着,出兵控制了葡属圭亚那部分地区,成立了法属圭亚那。随着英荷换地交易的达成,圭亚那地区被一分为五,西英荷法葡各占一部分圭亚那。后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调整了殖民地区划,西班牙将西属圭亚那并入了新格拉纳达总督区的委内瑞拉都督区,葡萄牙则把葡属圭亚那并入了巴西。

19世纪初,南美独立战争之后,原西属圭亚那成为了委内瑞拉领土,原葡属圭亚那成为了巴西领土。至此圭亚那地区只剩下英法荷三国所属的殖民地。

二战结束后,英法等欧洲主要殖民国家遭遇重创,实力大减,已经无力维持全球的殖民体系,因此世界上掀起了殖民地独立的高潮。包括亚洲,非洲的殖民地,纷纷取得了独立地位。南美洲的英属圭亚那也脱离英国取得了独立。

受到世界殖民地独立浪潮的鼓舞,荷属圭亚那也试图脱离荷兰取得独立。但荷属圭亚那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铝土矿储量约5.8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3%,人口也非常稀少,当时只有30万,因此荷兰拒绝了荷属圭亚那的独立要求,只是给予了荷属圭亚那自治权。

荷兰的做法让荷属圭亚那非常不满,经常爆发独立运动,直到1970年,荷兰经济下行,荷属圭亚那抓住机会,再次提出独立要求。这一次荷兰终于同意了荷属圭亚那独立,但荷属圭亚那并非无条件独立。

荷属圭亚那认为,荷兰殖民了自己几百年,必须赔偿自己的损失。荷属圭亚那提出的赔偿金额为65亿荷兰盾,当时相当于23亿美元。后来经过讨价还价,荷兰赔偿了35亿荷兰盾。

就这样,到了1975年,荷属圭亚那取得了独立,改名为苏里南。苏里南独立后,圭亚那区域只剩下法属圭亚那仍然没有取得独立。法属圭亚那西部和苏里南接壤,东部、南部和巴西接壤,北部濒临大西洋。

法属圭亚那面积约8.35万平方公里,二战后,法属圭亚那与荷属圭亚那几乎同时取得了自治地位,但法属圭亚那一直拒绝脱离法国独立。整个法属圭亚那人口约30万,只有5%的人口要求脱离法国。

大部分法属圭亚那人一直主张加入法国,1975年,苏里南独立后,法属圭亚那爆发了加入法国运动,经过慎重考虑,法国于1977年,撤销了殖民机构,将法属圭亚那提升为法国的海外大区。

此后法属圭亚那由法国政府直接管辖,已经等同于法国领土。法国对法属圭亚那的资金投入也比较大,现在法属圭亚那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法国援助,大部分工业品、食品和能源都由法国买单,当地人生活比较富裕,人均GDP达到了2.3万美元。而荷属圭亚那,只是独立后,依靠荷兰的赔偿,过了几年好日子。但失去了荷兰的资金支持,经济逐渐下滑,现在是南美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之一,人均GDP约4869美元,和邻居法属圭亚那相差巨大。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琼ICP备2024040248号-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