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生活常识

新三板怎么交易最好(投资新三板的三个秘诀)

100人浏览   2024-10-30 09:33:29

2015年4月后,新三板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市场低迷期,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亏损者车载斗量赚钱者凤毛麟角

然而,也有人找到办法,在新三板大赚其钱。 Y先生就是这样的人,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


简单算了一笔账,Y先生从2015年开始投资新三板,投资了2个亿左右

“如果按照三五百万才能算买入,这样的股票20个左右,买几万股跟踪的公司,那就更多了。“

Y先生重点买了20只股票,现在已经有5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还有十几家公司正积极申报精选层。


圈子里的人都喜欢Y先生,Y先生像是一个有钱的独行侠。他像机构一样有钱,像个人一样决策迅速。一两千万的投资,往往亲自去公司看一两次就决策了。

过去几年,Y先生多次出手帮助公司管理层「改善生活」,帮助绝望的定增股东接盘。通过老股转让,Y先生多次「救人于水火」

好人有好报,Y先生投资的收益颇丰。投资的公司除了一两个已经归零外,大部分利润可观。

“最近新三板涨的好,盈利多了很多。有5个,已经在科创板上市了。还有两个,正在排队中,也快了。“

赚得最多的A公司,已经在科创板上市,利润超过20倍。单凭A公司的利润,Y先生就收回了他在新三板的所有投资。而另外4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也有至少5倍的收益。


精选层公布后,新三板迎来了一轮大行情。Y先生那些没有上科创板的公司,大多成了精选层概念股,股价暴涨。


算下来,保守估计Y先生在新三板赚到了至少5个亿


为什么能如此赚钱?投资新三板股票的核心逻辑是什么?逐鹿君最近拜访了Y先生,听他分享在新三板赚钱的秘诀


/ 投资秘诀一/

股价打一折买,新三板的股票太便宜了!!!


Y先生以前一直投A股,赚了很多钱。但他很早就想投VC,毕竟VC的获利丰厚,非A股能比。

Y先生有钱,也愿意投,但却发现VC这个圈子一直也没进去。因为VC圈子需要大量的时间线下交流,去找标的公司,私募公司没有公开的资料。

私募公司没有公开的资料,去哪里找公司?没有公开的数据,调研费时费力,而且怎么买到公司的股权也是问题。

直到新三板出现,正合了Y先生的需要。不但能看得到,还能买得到。

更关键的是:股价太便宜了!

A股同样优质的公司,随便挑,随便选!股价只有A股公司的五折、三折,甚至一折。

更可怕的是,新三板流动性枯竭,跳楼价也没人要!

Y先生一次次扮演救世主,出手帮助公司管理层「改善生活」,帮助绝望的定增股东接盘。通过老股转让,Y先生多次「救人于水火」。

Y先生决策迅速,一两千万的投资,往往亲自去公司看一两次就定下来了,广受好评。

好人有好报,今年以来新三板流动性复苏。Y先生投资的收益颇丰,投资的公司绝大部分利润可观,手里的股票大多创下股价历史新高。

其中还不乏一些准精选层公司,股价相对低点已经涨了10倍。短短几个月,股价发生历史性转折。

Y先生并不打算获利了结。在他看来,只要公司还在成长,股价还会创新高。


/投资秘诀二/

不要跟风,要买好公司


新三板曾经出现了一群「集邮党」,就是去买那些准备上市的公司的股票。把股票当成「邮票」,从新三板寄到A股。


这些公司很多没有上市成功,回来之后股价跌的一塌糊涂,投资者亏损累累。


个别的公司,在A股上市后股价甚至不如在新三板的时候高,集邮成功还赔钱


把股票当成「邮票」,只要利润过5000万的公司都投资,Y先生坚决反对这样的投资方式。


Y先生认为,在买股票的时候,只看公司本身的质地。技术门槛是不是足够高,成长性是不是足够好,价格是不是合理。


最不用考虑的就是“公司什么时候上市”。只要公司成长,不管去A股港股美股,哪怕就在新三板,你总能赚钱退出的。


在新三板,都是两三个亿三五个亿左右市值,都是小公司。投这些公司,希望这个公司将来能够长大,长成一个大公司或者中型公司,投资回报才可观。

那个上了科创板,让我赚2个亿的公司,我买入的时候每年利润才几百万。现在公司一年的利润就过亿了,只有这样的投资才能赚到大钱。

如果你投资的公司真要做成明星公司的话,你要想转板到纳斯达克也好,港股也好,A股也好,都不是什么问题。


/ 投资秘诀三/

拒绝关系型公司,投资依靠市场长大的公司


新三板公司大多是比较小的公司,有一类公司,我把它叫做「关系型公司」,这类公司很多。

这样的公司,很多时候都是投资者的坑。Y先生不喜欢这类公司,他喜欢市场型的公司。

Y先生曾调研某个新三板公司,管理层一直强调,和地方政府有很强的关系,能够拿到订单,业绩不成问题。

Y先生对此十分警觉,教育公司应该靠消费者认可,而不是政府的认可。回来后他就把这家公司的股票卖了,后来公司业绩大变脸,股价暴跌。

A股也有这一类关系型公司,也有成功的。比如某个园林公司,曾是A股的大牛股。

但靠关系型的公司,它不确定性比较大。政府换届,领导人的更换,都有可能会影响到这类公司的持续成长。

百亿规模的关系型公司,因为领导换了而走下坡路的例子并不少见。

买公司要买市场型的。核心还是要找到那种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才能持续成长。

这是Y先生投资这么多年来,看公司必须的一条。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风筝常识网 琼ICP备2024040248号-63